2006年5月26日,一部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主演、呼吁警惕全球变暖的纪录影片《艰难的真相》将在全美公映。而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众明星乘环保汽车到场的情景,许多人一定也记忆犹新。据美国著名环保影视制作人芭芭拉·帕尔介绍,美国公民的环保意识70%来自影视传媒。在各方推动下,环保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界的共识,电影制作与环境保护走上了和谐共生的良性道路。
电影公司身体力行
打造清洁绿色产业
当下的美国电影界纷纷以推动和宣传环保为荣,不仅电影公司和电影明星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积极实践环保和节约理念,以宣传环保为主题的环保电影也蓬勃发展。洛杉矶市娱乐产业发展委员会发言人唐娜·威尔士说,好莱坞电影业已经成为最清洁、最绿色的产业之一。
美国各大电影公司很早就开始关注自身的环保问题,几乎所有制片厂都有一个负责环保的官员,环保官员制度已经普及到各个主要电影公司。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立志要成为电影业中环保方面的领导者,在降低能耗、减少垃圾、提高再循环、控制污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环保意识贯彻到每个细节上。比如说,公司草坪使用生物除草法,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所有车辆的机油都是再提炼后重复使用的;拍摄场地搭建场景基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金属支架;外景摄制时禁绝聚苯乙烯饭盒,提倡使用多次饭盒或纸质一次性饭盒……
熟悉好莱坞的人都知道,好莱坞有许多特立独行、性格怪诞的人,但演员们大都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好莱坞演员埃德·贝格利演过许多热播电视剧,在好莱坞也算是个“角”,而他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环保活动家,热心为环保事业奔走,经常到各个媒体节目中谈环保问题。他所居住的房子,百分之百地靠太阳能供电。最有趣的是,他参加好莱坞的所有活动都骑自行车去。当其他明星坐着超长豪华轿车来到颁奖会场时,贝格利却拎了部自行车走上红地毯。
管理部门监督得力
外景拍摄规定严格
美国对环保有完善的立法,政府环保部门在监管方面也有一套完整和严密的措施。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活动,都必须得到政府的同意和监督,对电影制作过程的监督亦是如此。
洛杉矶是美国最大的外景基地,据统计,平均每天有近140部影视片在洛杉矶各个外景地拍摄。因此,洛杉矶很早就对影片的外景拍摄进行立法。洛杉矶市政条例第十三条专门规定:影片制作公司必须在拍摄前向市政厅申请许可证,并且承诺不得在任何程度上损坏外景地景物,不得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公共卫生及安全。
许多影视片都会涉及场景搭建问题,摄制组在公共地区搭建的场景,按照规定可以保留一段时间,而在私人产业附近搭建的场景必须当天拆除。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由摄制组承担,这是绝对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在摄制工作完成时,外景地必须恢复原貌。在洛杉矶,制作公司毁坏环境的事迄今没有听说过,至少在洛杉矶从没发生过。
美国拥有大量世界一流的国家公园,政府管理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对国家公园的保护也是不遗余力。国家公园的壮丽景色是所有电影制作者的最爱,但要想到国家公园拍片,限制也极其多。美国农业部森林管理局南加分局发言人雪莉·罗尔曼介绍说,如果电影制作公司申请进入国家公园拍摄,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经同意后,摄制组可以在游客也能到达的指定区域拍摄,但公园内更广大的核心保护区域不向任何电影摄制组开放。在拍摄时,摄制组不得损害区域内任何植被和景观,并须保证野生动物的安全。
民间组织积极监控
推动“好莱坞再循环”
美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十分发达,而且在环保事业上非常热忱。当环境受到破坏时,他们往往是最早的发现者,并会组织起有力的行动来制止。环保组织对美国电影业影响甚大,电影界也更愿意与他们积极合作,而不愿意被他们抓“小辫子”,这也与民间环保组织实力雄厚、活动积极、意志坚决有关。
记者采访过美国一个名叫“全国资源保护委员会”的环保组织。2003年,它把海军部告上法庭,阻止海军在西岸建立声纳中心,联邦法院判决支持这一组织的要求。2004年,它把白宫告上法庭,阻止布什总统准许全美2万多家电厂、炼油厂不提高气体排放标准的计划。2005年,这一组织又发动各种力量,阻止布什总统开发北极野生动物保护区石油资源的计划。这一组织在全美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既懂得发动群众,也善于利用媒体和法律渠道解决问题。这类组织通常财力雄厚,有大量捐款,和政府或大公司打得起持久战。
相关链接:
美国大片环保实例
《珍珠港》
为了逼真再现那些轰炸场面,电影《珍珠港》不但把外景地选在真正的珍珠港沉船旁边,而且共炸毁了17艘船只。拍摄期间,技术人员每天要用大约2500加仑柴油来制造战火浓烈的场面。
该片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受到环保人士严密监视。剧组专门雇请了潜水员,在每次爆炸前深入海底,把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乌龟、鱼群等驱赶出拍摄海域。
《指环王》
三部曲拍摄于新西兰各地,场面壮美。摄制组在拍摄期间按照严格的环保要求搭建了部分场景,对植物和景观未造成影响。影片摄制完成后,搭建场景立即全部清除,影片中那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保存完好。
《角斗士》
美国电影制片公司为了避免动物受伤,往往会花费数十万美元资金,在电脑上制作动物的数字图像(CG),让数字动物代替真动物“牺牲”。
在《角斗士》中,角斗士和猛虎搏斗的镜头很多都是用CG制作的。在《指环王》中,所有战马跌倒的镜头都用CG制作,尤其是第三集《王者无敌》中的平原大战,更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
一个制作人员幽默地说:“好消息是:没有马在拍摄中受伤;坏消息是,很多CG人在拍摄中‘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