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膨胀. 石油危机,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
·食品:约六分之一的人类遭遇饥饿和营养不良,而耕种更多粮食的努力进一步破坏了土地的生产力。
·水源:到2025年,地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极可能生活在水源紧缺的地区。
·能源:2010年石油的产量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的趋势。
·气候变化:被英国首相布莱尔(专题,图库)形容为世界最严重的环境挑战。包括不断增多的风暴、洪水、干旱和物种灭绝。
·生物多样性: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球已进入了第六个大规模物种消失的阶段。
·污染:所有新生儿的体内都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预计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暴露在空气污染的有害化合物中。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生活质量的问题,它也是一个直接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地球生态问题。在科学家眼里,它更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综合的警告。未来的社会,经济崩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国内国际政治的危机等将都是环境问题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把目光投向今日中国的环境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正承受着空前庞大的人口压力和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
一切的现实…..。土地荒漠化,被列为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在中国,每3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和影响”。“黄河西海际,白草壮连天”,但在蓝色的地球上,黄色的沙漠却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即使对于远离沙漠的人们来说,荒漠化也并不遥远。
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上消失了的尼雅、楼兰等古城,不会忘记风沙中那些亡灵的悲歌和戚泣,也不应忘记沙海中那些残桓断壁的城墟和时隐时现的白骨。现在,虽然大面积的绿化造林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其他地区的荒漠化还在对北京构成威胁。
城市的肿瘤垃圾,一向为人们所不屑言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垃圾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同小可的社会问题。千百年来,处理垃圾的方法是成功的。然而,时宜势异,现代的生活垃圾却再也不好对付了,它们的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它们污染土壤和水体,毒害动植物和人类,乃至给将来埋下污染的隐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一向是人们心目中的赏心乐事。人也离不开声音。然而,如今的都市人,却视声音为畏途。“建筑噪声猛如虎,社会噪声狠如狼”,这是人们对城市噪声污染的切声感受。建筑业的兴起与发展,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建筑工地的噪声污染,也同样在日甚一日地发展着。建筑噪音是如此,而社会噪音也毫不示弱。
“1994年7月,淮河下游爆发了大面积的水污染。滚滚浊浪顺江而来。污染带流经之处,鱼类大量死亡,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20万人断水1月之久的严重灾难。有报道说,每天,人们在应急的水车前排起长队,大街上卖水的比卖西瓜的还多……”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形象地揭示了水污染及水短缺这一当代中国所遇到的最严峻、最紧迫,也最麻烦的环境问题。然而曾几何时,当我们从南北在神州大地上走过,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清澈见底的水溪再也无法看到水中的游鱼,眼来清波荡漾的小河再也不能倒映出少女秀美的脸庞。走过长江,我们看到江水污黑而浑浊;走过黄河,我们听到日益消瘦的母亲河那沉重的喘息。湖泊不再碧绿,大海不再蔚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古人的这点浪漫,如今越来越成为历史的记忆和慨叹。根据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条河流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质严重污染。
八十年代初,约五分之一的水井水质超过了饮用水标准,而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超过饮用水标准的水井就已经达到三分之一,同时,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一位专家曾经说,如果不及时解决水污染带来的水危机,中国在下世纪里就得进口水源。这虽然有点夸张,但并非杞人忧天。人们总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还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计,灾难还离他们很远。可是,一些令人动容的事实,会使这种侥幸的心理一举崩溃。人们会看到,“狼”来了已不是一句空话。
人们也会相信,水,正困扰着中国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呼吸
曾几何时,蓝天、碧水、白云、绿地、阳光,为人们的生活构造出绚丽的风景,而如今,所有这些都被灰色的天空所抹杀,成为城市魂牵梦萦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