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继续发展的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但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存在于政策层面。政策已经成为环保产业继续发展的致命伤。"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环保产业政策的不完备、配套政策的滞后以及环保产业经济政策的薄弱,已经严重制约环保产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
比照其他行业,针对环保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不可谓不多。如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国家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载入宪法,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实行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20世纪90年代,国家又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为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国家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制定了一大批污染物排放标准。
除上述政策,国家还出台了一些经济政策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如为推动环保装备国产化的国债项目的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收政策的实施,排污、有毒有害废弃物收费政策及各省市扶持环保产业政策的实施等。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制定的环保产业政策大约有200项之多,其中,环保产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数量占70%,其余为环保产业专门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机械工业技术政策》等,确定了环保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至今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尽管如此,环保政策仍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国家发改委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司赵鹏高认为,现有的环保产业政策尚不能完全适应环保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和修订了一大批环保法律和法规,但环保方面的母法《环境保护法》由于是上世纪80年代修订后实施的,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外,目前一些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有不适合国情的地方,有的太严,有的又太松。二是环保产业政策体系虽已形成,但不完备,缺乏环保产业政策的规划蓝图。重要的宏观管理政策,如环保产业政策、环保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环境服务的政策等,目前还没有制定。三是配套政策滞后。如支持重点环保企业、民营环保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投资环保产业的具体政策,环境工程招投标实施细则,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的政策措施仍较欠缺。四是环保产业的经济政策仍较薄弱,如税费政策的范围不够广、力度不够大,投资信贷政策几乎没有,技术引进政策也存在很多问题,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很多业内人士已经看到,现在的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仿佛又在复制某些传统产业发展的模式:该规范的没有规范,该出台的没有出台,投机者和想有所作为者混杂在一起。
据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的房志透露,"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中就包括环境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与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但业内人士担心,在环保产业"朝阳"的特性日益显露,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的大环境下,已成为环保产业发展致命伤的环保政策,能赶得上环保产业发展的步伐吗?
(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