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妇基会")成立于1988年12月,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是独立的社团法人。二十年来,中国妇基会为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和妇女事业发展,向国内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募集资金和物资,在妇女教育、培训、扶贫和救灾等多项公益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组织特殊的社会职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要开展以下公益项目:
一、“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
为紧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帮助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妇女及家庭解决饮用水问题,2000年启动“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并将安全饮水与贫困、环境卫生、社会性别等问题统筹考虑,开展了“水·健康·妇女与发展”农村妇女培训项目;成功研发了农村水窖净水设备;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内涵,成功探索了“1+5”综合扶贫模式。2005年“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被民政部授予首届“中华慈善奖”,并已被载入《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
二、 “母亲健康快车”项目
2003年,为配合《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的实施,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现状,启动“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以流动医疗车为载体,以“‘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专家委员会”为业务指导,形成培训与宣传、预防与救助等具有辐射效应的链条式卫生健康服务。随着项目发展,延伸设立了定点医院,为妇女儿童送去了更为专业、优质的专项医疗服务,在配合政府加强农村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做出了贡献。2008年“母亲健康快车”项目被民政部授予 “中华慈善奖”,已被载入《2006——2007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绿皮书。
三、“小额循环扶贫”项目
围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设立了“香港回归小额循环扶贫”、“玫琳凯妇女创业”等基金,在全国城乡以“小额借款,入户扶贫,循环使用”的方式实施扶贫项目。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村办、乡办龙头企业、协会,从农户个体发展逐步向“企业+基地+农户”集中规模发展的扶贫模式转变,逐步在当地形成了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不断扩大实施规模和受益人群,为缓解和消除妇女贫困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其他扶贫项目
中国妇基会在围绕三大重点项目基础上,拓展工作渠道,评选表彰了三届30名“杰出母亲”和200名“优秀母亲”;开展“十大杰出母亲”传播行动;录制《中国母亲风采》百集系列评书,在全国二百多个广播电台陆续播出;开展了“中国母亲援助”行动;建立了联想“首都英模暨见义勇为人士”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女性创业培训基金”、“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项目等。
五、四川地震紧急救灾活动
自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妇基会利用自身优势广泛搭建爱心平台,凝聚社会力量,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和著名歌唱家
联系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5号 邮政编码:100730
联系电话:010-65103481,65263572 传真:010-65140745 E-mail:cwdfoffice@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