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定说,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中国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赤潮爆发时造成海区污染,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蓄积赤潮毒素,人类食用后就有可能造成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根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8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面积13738平方公里。我国海湾赤潮灾害十年来增长了数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赤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的年份可达10亿元以上,一次大规模的赤潮就可能带来几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海湾赤潮为何越来越多?一直与海有着特别感情的媒体工作者王茜认为,这是因为近海的环境在一点点变坏。王茜还记得1989年他们到北戴河游玩时的情景,“早上跟着家人一起去赶海,海水一退,海滩上一片扇贝,随便一捡就是一盆,还有许多叫不上来的海洋生物。”而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爷爷在近海处游泳时,一只海蜇就直接撞到了爷爷的胸口上。那时,当地的渔民划个船,随便就能捕捞出各种海鲜在岸边叫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戴河的环境每况愈下。”王茜说,现在来北戴河,海水有的时候会呈现出绿色,海水中各类垃圾随处可见。“如果想在近海处看到扇贝已经根本就是奢望了。”